市委编办四措并举助力黄三角农高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提交人:管理员

今年以来,市委编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聚力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扎实做好管理体制优化完善和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为黄三角农高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体制,筑牢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针对黄三角农高示范区新的管理体制和功能定位,参照杨凌农高示范区模式,积极推动按照省部共建机制形成黄三角农高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统筹利用省部资源,切实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省级层面,由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黄三角农高示范区重大事项,省发改、科技、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全力做好支持保障,帮助农高区开展工作。市级层面,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市推动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委员会,统筹加强对支持农高区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农高区纳入全市发展大局,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实施,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实。

二是优化完善管理体制,推动机构设置更加优化协同高效。结合农高区职责任务、功能定位和实际工作运行需求,为农高区核增了行政、事业编制,紧扣主责主业和业务链条,综合设置工作机构,其中综合管理机构压减到2个,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双招双引、成果转化、对外合作、经济金融等业务工作和应急、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设置相应机构。为进一步理顺与代管的丁庄街道事权关系,社会事务局(综合执法局)主要依托丁庄街道现有机构和人员开展工作,有效提高了丁庄街道对相关社会事务的承接落实效能。

三是优化事业单位设置,为农高区发展做好支撑保障。根据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做好生物工程、育种、中小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需要,将事业单位整合为3个,进一步调整优化人员编制结构,为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

四是做好人才专项编制保障,为农高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把农高区人才引育纳入全市人才发展大盘子,用好用活省、市两级人才周转编制,支持农高区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安置时可使用周转编制,不受接收单位编制限制,高质量做好引进人才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