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市委编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指示要求,坚持在服务保障民生需求上走在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机构编制保障力度,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扩大供给,做好“增”字文章。针对中心城区生源逐年增加、公办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去年以来,市委编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先后增设了市悦来湖小学、市莒州路小学等3所公办小学,增设了市锦华幼儿园、市金水幼儿园等1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95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5630个,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要。
二是强化统筹,做好“调”字文章。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对小散弱机构整合力度,精简收回部分事业编制,重点向教育领域倾斜;创新编制使用机制,建立编制周转使用制度,加大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进一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采取定期核编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到位。去年以来,为中心城区中小学增加编制483名。
三是动态管理,做好“活”字文章。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核定一次,对生源、师资结构变化较大的县区,在学年转换期间,根据教学需要,动态调整中小学编制,充分激活学校发展潜力。全面落实“县管校聘”,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由教育部门根据班额、生源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学校,提高了教育部门的自主权。公办幼儿园全部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并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全市103所幼儿园核定人员控制总量8741名,增强了学前教育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