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央编委印发《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对各级处理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权限、手段和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发挥法治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市委编办以学习贯彻《规则》为契机,全面开展宣传培训、深入组织自查自纠、严格实施监督检查,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法定化水平。
一是坚持“深学”,扎实开展宣传培训。深化内部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对《规则》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将《规则》纳入中心组学习范围,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讲主题党课,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将《规则》列为“党内法规学习年”活动重要学习内容,通过集体学习、班后一小时等形式,全面研读原文、系统领会要义。召开“主题党日”,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研讨交流,确保真正理解领悟、学懂弄通。强化对外宣传,协调市委宣传部联合发文,将《规则》列为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将《规则》纳入党校教学、公务员培训、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范围,增强干部职工遵守相关规定的红线意识。筹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则》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提升社会对“编制就是法”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聚焦“笃行”,深入开展自查提升。加强自我监督,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各科室单位深入开展自查,全面检视在管理、制度、流程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标准,加快机构编制法定化工作进程。组织各县区开展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排查,对照《规则》所列7类问题行为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核实、认定,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以学习促工作水平提升,持续做好机构编制事项合法合规性审查,严格落实机构编制工作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等各阶段规定要求,确保相关制度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是力求“做实”,发挥法规威力作用。加强跟踪问效,开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落实情况检查,组织事业单位改革“回头看”实地调研,对部门单位履职、人员配备以及机构编制执行等情况进行评估问效,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严肃查处不按规定履职、“条条干预”机构编制工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完善制度办法,根据《规则》要求和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研究制定用编进人计划管理办法,对用编进人计划申请、审核、使用等进行规范,堵住制度漏洞。将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纳入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范围,全面检查被巡察单位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相关纪律要求执行情况,对于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根据《规则》要求,综合运用各类处理措施,推动问题整改,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