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委编办统筹三级机构编制工作力量为孤困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0日 提交人:管理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近年来,在儿童群体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孤困儿童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生活窘迫、监护缺失等等问题,更需要全面综合保护。为统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解决孤困少年儿童成长保护难题,东营市委编办统筹市县乡三级力量,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切实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机构保障,健全完善工作架构。市级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两位副市长为副组长,民政、公安、教育、司法、卫健、团委、妇联等15个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同志为成员的东营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了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办公室具体协调、成员单位按责履职的工作格局。市级在民政部门设置了儿童福利科,专人负责儿童福利有关工作。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整合现有工作力量,成立了市儿童福利院(挂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牌子),各县区均组建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镇街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负责未成年人救助等工作。乡镇街道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进一步夯实了未成年人保护基础,全面加强少年儿童关爱保护救助,以机构编制保障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质效。

二是倾斜编制资源,配齐配强工作力量。通过整合编制资源、盘活编制存量等,充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实现未成年人保护有专人办事、有经费保障。为市儿童福利院核增编制3名,用于加强未成人保护工作。指导县区通过调剂、新增等方式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人员编制。县区、镇街均明确专人负责未成人保护工作,并按照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每个村(居)配备1名儿童主任的标准,全市建立1900余人的儿童关爱服务基层工作者队伍。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质。与市民政局联合出台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为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做好相关工作。探索在市儿童福利院设立医疗机构,加强专业医护队伍建设,为院内儿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开设特教班,纳入市级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满足全市孤弃儿童和监护缺失儿童养育和庇护需求。县区整合所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人员、场所、职责等转型设置为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实体机构,确保未成年人相关职责任务有人员落实、有场所落实。